<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宝应县政协欢迎您!                 宝应县委宝应县人大宝应县政府宝应县政协  
        • 1
        • 2
        您当前位置:首页/ 社情民意/

        站内搜索:

        关于进一步发挥异地商会招商引资作用的建议

         

        作者:县政协农业农村和经济科技委员会、工商联一组              发布时间:2020-04-26

        近年来,我县先后成立了上海、广州、南京、镇江、扬州、昆明等异地商会,西安、宁波、无锡、昆山等异地商会正在筹建中。他们始终在关注家乡、回馈家乡、反哺家乡,尤其为招商引资发挥了显着作用,涌现出了像扬州宝应商会会长蔡锦平,广州宝应商会副会长成文龙、贾德顺,上海宝应商会副会长朱军等回乡创业的“先锋”,以及陈金尧、蔡江红等招商引资的“红娘”。但是,从目前的现状看,异地商会在招商引资潜力、动力、合力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建议:

        1、健全体制机制,为异地商会招商引资“搭平台”。一是长效化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在县级层面上,成立异地商会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一部署、长效推进异地商会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二是项目化建立招商服务机制。县镇两级主要负责人应常态化与异地商会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对异地商会招引的在谈、签约的项目,建立“绿色通道”,专班特办;对一些其他方面的困难,积极帮助协调解决。三是系统化建立招商激励机制。经济上,统一制定支持、激励优秀异地商会及乡贤招商引资的物质保障和基础措施,变应付为主动招商服务;政治上,重视对为家乡作出显着贡献的异地商会企业家乡贤的关心,大张旗鼓地进行精神激励,充分激发他们参与家乡经济建设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2、突出重点重抓,为异地商会发展提供“强保障”。一是加快组建步伐。统一谋划、统筹推进异地商会建设,异地商会组建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应积极指导异地商会的建设,协调处理遇到的困难,不断充实现有异地商会的人脉资源。二是加强感情联络。县主要领导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异地商会的感情联络。建议将每年清明节后一天,作为“宝应异地商会企业家家乡行”活动固化下来。三是加强政治引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鼓励和支持异地商会建立党组织,把商会班子建设紧紧抓在手中,每年安排商会会长和党组织负责人回家乡述职。

        3、拓展文化内涵,为异地商会招商引资“聚人心”。借鉴外地做法,用乡贤文化为异地商会、乡贤参与招商引资凝心聚力。一方面,大力弘扬乡贤文化和精神。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成立“乡贤文化研究会”,对传统文化中的乡贤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保护和利用。同时,积极弘扬“新乡贤”精神,形成乡贤文化传承,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外地宝应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大力打造乡贤文化驿站。异地商会、乡贤回乡,需要有一个落脚点,政府应为异地商会和乡贤在家乡设置“乡贤文化驿站”,并将驿站打造成为商会乡贤的“加油站”、沟通交流的“沙龙”、吸引和培育“总部经济”的基地。






        Copyrigh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宝应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02064261号

        电话:0514-88282106 邮箱:byzxbgs@126.com

        地址:宝应大道88号 邮编:225800 技术支持: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