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光学玻璃镜头行业整体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但位于开发区科技创业园内的扬州顶诚光学照片器械有限公司却获得了不错的效益,入驻园区短短5个月已实现开票销售500多万元,预计年销售收入突破800万元。作为一家仅仅成立5个月的小微创新型企业,顶诚光学是开发区科创园发展民营经济、培植中小微企业的有力见证。
“专精特新”引导转型新路
位于科创园内的宝应昆拓热控系统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忙碌而有序。在机柜空调生产线上,数十台先进的拉伸、冲压、剪切、折弯、喷涂、焊接等加工设备挥动着“手臂”焊接、组装,50名产业工人散布其间,配合各类机械设备作业。作为行业内高端信号基站用空调系统装备制造业企业,公司研发的机柜空调、充电桩,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中兴的一级供应商,是一家具有强大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的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是中国热管理领域的市场领导者。“科创园正在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培育壮大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拳头产品,打造行业单打冠军。”科创园负责人赵柏桐说。
科创园将“专精特新”作为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成长壮大的重要途径。精心选取数家技术先进、管理精细、科技含量高、创新意识强的企业纳入动态管理,按照经济总量、运行质量、成长前景等划分级别、重点培育,开展“一企一技术”活动,努力培养科技小巨人和行业排头兵。此外,今年科创园还围绕“项目进园、投产达效”为核心,狠抓实干,聚力招商,已成功招引了擎弓科技、昌龙汽车、弘大新材料、顶诚光学照明等7个科技含量高、装备力量强的项目,并全部纳入“小升规”和“小升高”培育计划。今年有望培育规模以上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实现销售3.5亿元,税收3000万元。
为企业提供同质孵化服务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科创园内入驻的大大小小企业有35家。“无论是发展较快的龙头企业,还是发展较为缓慢的小微型企业,他们都是科创园服务的对象,科创园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孵化器。”赵柏桐说。
据介绍,县科技创业园是以开发区为主体打造的一个集科研、生产、商务办公、娱乐会所、人才公寓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技创业园区,孵化器现有孵化面积15.2万平方米,建有标准化厂房29栋,可为创业者提供10多万平方米的办公、研发、生产空间,目前,入驻率已接近100%。今年,创业园利用获批“两创示范点”的契机,先后引进了知识产权事务所、财务税务事务所、工商品牌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为创新创业者搭建“创意+资金+技术+宣传”的服务平台,可提供政府服务、法务对接、工商注册、资源对接、投融资服务等项目对接,为入孵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同时,创业园还对科技型优秀小微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在税收规费减免、贷款融资、技术引进、空间资源供应等方面给予倾斜,使其快速发展。
聚力创新增添发展活力
“创业园为我们创业者提供了优越的办公场所,还为我们搭建了与商家、中小企业的交流平台。”曾在阿里巴巴公司任职的叶鹏云选择了自主创业,今年在科创园创建了通宝孵化型众创空间公司,业务涉及创意策划、设计制作等,目前已与10多家企业、商铺建立合作。
近年来,创业园利用现有空间资源和孵化经验,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建立了3000多平方米的通宝孵化型众创空间,为青年草根创业者、大学生和高层次人才提供低成本、低门槛、开放式的创业环境,至目前,已吸引锐声电子科技、陪伴家亲子文化、红刺猬营销等多家初创团队入驻。许多青年创业者来到创业园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此外,创业园还围绕“聚力创新”的要求,坚持人才强区战略,先后成功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6名、创新创业项目9个,获批省市人才项目5个,包括由南洋理工大学韩栋教授创办的宾奥机器人项目,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相炳坤教授创办的伽码超硬材料项目及五湖四荡水处理设备项目,有力带动了中小企业的科技进步和转型升级。(杜 强 李 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