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巷社区有这样一户特殊家庭,87岁高龄的老太太、奶奶赵乔华、爷爷曹德和、患有先天性自闭症的孙子汪晓雨,他们一家4口住在大桥东路的一户民房。
12年前,在全家为汪晓雨的出生感到幸福之时,不幸降临了这个家庭,孩子2岁多时,还不会说话,并伴有多动症。奶奶赵乔华永远也忘不了孙子第一次被医院诊断为自闭症时,全家人如被巨石击中一般。从此,一家人带着孩子走上了求医问药的路。在了解到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时,一家人崩溃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没有任何好转。孩子的母亲因长期忧虑过多,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迫于生计,与丈夫赴南京打工。
照顾晓雨的重担就落在爷爷奶奶的身上,因为交流阻碍,兴趣狭窄,孩子心理上极为孤独,家庭是他主要的生活场地,亲人的陪伴对孩子来说极为重要。奶奶每天都要陪伴在晓雨的身边,生活起居精心照料,稍有不慎,孩子就会出状况。有时,他会吃牙膏、吃鞋油,甚至打碎东西。遇到这些情况,不能骂他,要有极度的耐心安抚他。
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62岁的奶奶赵乔华显得力不从心,所幸家里还有爷爷曹德和,曹德和每天都要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照应老太太,隔三差五带孙子去浴室洗澡。而周围邻居都知道,曹德和并不是晓雨的亲爷爷,他是奶奶重组家庭后找的老伴。然而这个爷爷却对晓雨关怀备至,跟孩子睡一张床,只要爷爷陪他睡,孩子就会睡得踏实。孩子喜欢吃什么,老太太喜欢吃什么,曹德和了如指掌,每天一日三餐,精心搭配。这些生活琐事,老两口还能承受,最让人揪心的是孩子有时情绪不稳定,发脾气。他会疯狂地敲打、乱扔东西,歇斯底里闹上半个多小时,吵得四邻不安。每当这个时候,爷爷会抱住孙子,不停地安抚他,直到他平静下来,等孩子安静之后,再来收拾被孩子打乱的东西。曹德和看着被孩子咬破的伤口,心里充满了痛苦和煎熬。
两个年过六旬的老人,每天不停地跟着孩子,一刻都不得安歇。成天生活在紧张氛围中,就是再健壮的老人也会身心疲惫。有人劝曹德和:“你自己有退休工资,你图什么呢,换作别人,早就离开这个家了。”可曹德和已经对这个家庭有了感情,放不下这一老一小。
作为孩子的“后爷爷”,曹德和从没骂过、打过晓雨,每次都是想尽办法付出极大耐心安抚他。大爱无言,晓雨的“后爷爷”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孙子无私的爱。谈及愿望,老人希望能多活很多年,能好好守护这个孙子。(仲华 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