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无锡日报:用好差别晋升激励,不要让人才都挤在一个道上
        发布时间:2018-07-11   来源:无锡日报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731 

        要用好差别晋升激励。针对综合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服务保障岗位等不同从业人员,制订多样化多阶梯晋升办法,避免所有有才能的人都挤在一个道上。在公务员中推广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差别晋升激励的好机制。

        前段时间,我市出台了贯彻省委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的《实施办法》,树立了鼓励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无论是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要运用好鼓励激励机制,最大程度地调动干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在讲鼓励激励时,要在重视从外部倒逼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硬性激励的同时,更要重视合理运用能够调动其内在积极性的软性激励因素,减少激励误区,寻求最佳效用。要用好差别晋升激励。针对综合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服务保障岗位等不同从业人员,制订多样化多阶梯晋升办法,避免所有有才能的人都挤在一个道上。在公务员中推广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差别晋升激励的好机制。

        要用好培训进修激励。采用到上下级机关部门或者专业对口单位挂职锻炼、考察学习、专业培训等形式,从不同方面拓展干部职工的视野,给他们提供丰富阅历、提升能力的机会。要改进和充实当前培训管理办法,不能培训好坏一个样。培训进修可以实行“积分制度”,累计积分情况纳入晋升和奖励,作为参考因素,才能让培训进修起到应有的作用。

        用好人岗相适激励。对事业发展最有利的就是人岗相适,找到对口的人做对口的事,才能成事。现在有的单位的轮岗制度化,要进一步研究,尤其是不能把搞管理的硬生生地提到专业技术岗位,一方面可能他自己无兴趣又干不好技术工作,另一方面他多年学习和工作中积累的管理才能又发挥不了作用。用一个出色的管理者换一个蹩脚的专家,太可惜。

        此外,鼓励激励要因人因事因时而异,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人们对奖励,看绝对值的同时,也会把他付出的价值进行社会比较和历史比较。不公的奖励,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甚至会起到破坏作用。

        鼓励激励是管理,更是艺术。要善于对干部职工的心理因素进行研究和掌握,引导干部职工乐于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才能。当前,可以围绕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这个共同目标,使干部职工的行为方向、质量和强度,朝着单位的建设目标作出合理的反应,高质量实现各个部门的职能和使命。

        (作者单位:无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