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羊城晚报:扶贫评估不能异化成“刮扶贫油”
        发布时间:2018-08-22   来源:羊城晚报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1490 

        4月初的北京天朗气清,进驻某单位开展常规巡视的中央第五巡视组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一封群众来信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这封信反映该单位某下属公司利用该单位影响力,在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借机收取高额评估费“与民争利”。(9月1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这封信引起了巡视组组长桑竹梅的高度重视。为此,巡视组组成两个工作小组,到河南、贵州等省深入了解情况,经过调查,有国家级贫困县2017年接受国家、省、市检查和第三方评估已多达5次,每次都花费不少评估费用,群众反映这是典型的“刮扶贫油”。群众的举报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实有其事。

          开展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本是对贫困地区扶贫工作成效进行的一种考核,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会计入当地扶贫工作的绩效,这可能影响到一些官员的仕途,还对扶贫工作的下一步开展至关重要;第三方评估需要对基层扶贫成效进行深入调查,看是否存在错评、错退、漏退等问题,第三方评估发现的问题,就会成为地方扶贫工作改进的方向,也会成为上级部门对基层扶贫工作进行评估的重要依据。

          第三方评估的重要性、必要性毋庸置疑,但第三方评估不能过滥、不能过多,也不能成了第三方评估机构牟取暴利的工具。从中央第五巡视组发现的问题来看,在一些地方,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被玩坏了”。有的贫困县被反复进行精准评估,一些第三方评估机构成了“刮扶贫油”的“蠹虫”,这在进行第三方评估的过程中,难以做到公平公正,第三方评估机构为了追逐利益,借收取高额评估费,违背了初心,甚至可能沦为一些相关部门的“代言人”,“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这样的第三方评估就变了味、走了形。

          本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地方扶贫工作的第三方评估,反倒刮起了“扶贫油”,这不仅仅让扶贫款项被第三方评估机构“侵占”,更可能让第三方评估失去了公平与公正,这对扶贫工作的开展会形成很大的阻力。第三方评估机构由“包青天”变成了“大反派”,这样的角色错位、角色错乱,令人错愕,也亟须予以遏制。

          对此,相关部门不能坐视不管,不能让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衍生出权力寻租,要将第三方评估与利益剥离,而能真正坚持中立与客观的立场。这就需要完善相关制度,避免第三方评估机构“靠山吃山”“与民争利”,对于“刮扶贫油”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要依据具体情况,予以相应惩戒,直至取消其进行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的资格。

          扶贫款项成了一些人眼中的“唐僧肉”,一些基层工作人员、扶贫干部“雁过拔毛”,现在连本应是监督者身份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也要进来“分一杯羹”。对此,不仅要对经管权力实行全方位的监管,对于评估、监督经管权力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也要形成掣肘,要完善相关制度,补齐一切可能出现权力寻租、权力自肥的漏洞。要确保扶贫资金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要让贫困群体的救命钱,不再成了既得利益者、权力者的“唐僧肉”。(戴先任)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