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县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江苏水神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政,1969年出生的他,从事水产养殖、品牌营销已整整30年。期间,他历经艰难,用汗水和智慧成就了“电缆看宝胜、水产看永政”的辉煌业绩,先后被评为全国劳模、江苏省“三带”名人,连续三届当选扬州市人大代表。日前,作为乡土“三带”人才的他又获评江苏省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
1989年,20岁的李永政步入特水养殖行业时,一无资金、二无经验,连龟鳖的公母都分不清,就凭一股敢闯敢干的劲头闯荡市场。为了养好龟鳖,他仔细观察龟鳖的生活规律。夏天,他在夜间蹲守在塘口观察龟鳖活动,特别是产蛋旺季,他认真观察母鳖交配比例,将书面上的一公三母提升至一公六母的比例,仅此一项,每只龟鳖可增加收入二三百元。同时,他还向省市县专家取经学习,向周围行家讨教经验,很快成为当地有名的养殖技术能手。期间,他多次承担省市县龟鳖、河蟹试验示范项目,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在大力发展龟鳖养殖的同时,他也积极推广池塘种草养蟹、大面积鱼蟹、鱼鳖套混养等新的模式,特别是“稀、大、高”河蟹生态养殖高效模式,受到原农业部认可,并在全国推广,“宝应湖”大闸蟹也因此被中国渔业河蟹协会评为“中国十大名蟹”。去年,在上海海洋大学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河蟹大赛上,他的公司代表宝应县参加了比赛,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单位多达50多家。经过严格筛选和评比,他选送的“宝应湖”大闸蟹再次获得金奖。
为带领养殖户共同致富,共同把产业做大做强做精,他以一名党员的身份,牵头成立宝应县绿宝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先后与1000多户特水养殖户签订水产养殖、销售协议。合作社集成种苗、饵料、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优势,成功实现“合作社+基地+养殖户+销售”产销一条龙模式,增加了养蟹户收入。其后,他又在小官庄镇投入1000万元建设基地500多亩,成立江苏水之韵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成为省内面积最大的龟鳖养殖基地。
今年3月,山阳镇300多万斤大闸蟹压塘滞销。为解决这一难题,李永政通过多家媒体为全县蟹农“代言”,同时利用自己的人脉优势,制定三个优惠“套餐”,进行网络“带货”。为彻底解决销路问题,他主动对接相关部门,采取“不见面”取货销售,在山阳镇启动苏中大闸蟹批发市场,通过专线物流车队,直接把大闸蟹从高速口发货至北京、上海、天津、成都及东北三省等地。仅仅一个多月时间,全镇周边积压大闸蟹销售一空,广大蟹农的损失也降到了最低。
作为全省首批乡土人才“三带”名人,李永政始终奋战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第一线。在新疆参加全国青年致富能手研讨会期间,他还资助4名新疆籍贫困学生,直到他们完成学业。日常生活中,只要他知道哪里有大病病人、困难户,他都会主动献上爱心。“我是山阳人,也是全县养殖‘领头人’,更是全国劳模,我理应尽最大努力帮助困难群体摆脱困境。”面对记者的采访,李永政感慨颇多。
疫情期间,他主动联系相关乡镇,赠送价值1万多元的水产品,同时通过商会协会及群团组织等渠道捐款数万元。为举众人之力,提升救助效果,他酝酿并牵头成立“宝应县特水乡情志愿者协会”,近500名爱心志愿者加入协会,筹集善款27万余元。8月底,一场大型公益慈善会上,协会对10名贫困学子给予了爱心资助,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