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新华日报:以“稻香麦浪”筑牢乡村产业之基
        发布时间:2021-10-28   来源:新华日报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313 

        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江苏省“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对未来五年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作出安排。

        细读这一规划,不管是“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打造电商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集聚区”,还是“布局大型区域性农产品综合中心”,都体现了浓郁的“农”味,体现了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坚强基础设施保障的工作思路。今年上半年,江苏还出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最新标准,计划到“十四五”末建成5000万亩高标准农田。不难看出,以现代农业为基石,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正是江苏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载体,产业方向的选择事关成败。毋庸讳言,在实践中,不少乡村在产业选择上走了弯路。比如,有的村照搬照抄成功地区经验,一窝蜂上马乡村旅游项目,在同质化竞争中难以突围,投入巨大却收效甚微;有的村缺乏支柱产业,却热衷于盖洋楼、建村民广场;有的村“迷信”各种外包模式,将高校、企业的设计概念奉为圭臬,忽略了自身的特色与底蕴。究其原因,是一些地方丢掉了“农”字特色,把乡村振兴的希望过多寄托在非农产业上。

        推进乡村振兴,不能忽视乡村独特的资源禀赋,不能忘记农业这个基础产业。诚然,发展非农产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但非农产业的发展也必须依托乡村独特的资源禀赋,不可盲目跟风,也不能好高骛远。就拿乡村旅游来说,尽管其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过多上马同质化项目,只会形成内耗,最终导致“谁也吃不饱”。南京市江宁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较早,“五朵金花”名声响亮。不过村里商户也坦言,随着类似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多,他们的生意也不如从前。名气大、建得好的乡村尚且如此,一些跟风建设的乡村境遇就更为堪忧。在乡村产业的规划上,各地仍牢牢坚持农业的核心地位,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上做文章。

        把人力和物力投入到正确的方向上,乡村振兴之路才能走得稳当扎实。农业农村产业全面发展,要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基础,加快产业链、价值链的拓展,进而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农业产业和产品的附加值。对乡村而言,迎合城市游客的茗茶室、手工坊固然有吸引力,但并非所有的乡村都适合以非农产业作为支柱。从普适性角度来看,绝大多数乡村还是要用“稻香麦浪”夯实乡村产业之基,守护好乡村的灵魂。比起文旅公司,多数乡村更需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通过培育、引进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生产规模和服务规模,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比起设计灵感,多数乡村更需要通过科技实现农业的创新驱动发展,从扩大机械化作业到构建“互联网+”农业平台,从升级农产品品质到提高仓储物流技术,现代化农业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说到底,推进乡村振兴,还是要以现代农业为基石,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只有以“稻香麦浪”筑牢乡村产业之基,乡村振兴才能有未来、有后劲。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