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县水务系统2021年度总结表彰2022年度目标签约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宝应县将着力加强农村生态河道和幸福河湖建设。2022年计划建成农村生态河道330.02km,确保全县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达28%以上。
近年来,宝应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河长制为抓手,全面开展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工作,通过河道疏浚、畅通水系、岸坡整治、生态修复、长效管护等措施,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水美乡村。2021年,全县建成农村生态河道26条、长112.35公里。
今年全县要完成76条、330公里的生态河道建设任务,同时还要建成16条幸福河湖。县水务部门表示,将把清淤疏浚、水系畅通、提高引排能力与整治环境、改善水质、造林绿化等有机结合,统筹水岸绿草、人文景观等系统治理,恢复和提升河道生态功能,逐步提高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对照省农村生态河道建设要求,以功能达标、水流畅通、水清岸洁、生态良好、管护到位等方面为建设标准,全面排查河道管理范围内违法建设、违法圈围及乱堆乱放、乱耕乱种、乱排乱放等问题,编制“一河一策”实施计划和推进方案。按照“基础条件好、沿线矛盾少、建设难度小”的原则,结合省厅入库情况、各镇区建设实际,及时调整建设任务,抓紧组织实施河道治理工程,重点解决河道绿化缺失、扒翻种植严重、违法养殖占用河道、水面保洁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确保6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的50%,12月底前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同时突出抓好长效管护,严格开展督查考核,确保生态河道建设成果持续巩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全面落实管护组织、管护制度、管护队伍、管护经费和考核制度,创新管护方式方法,鼓励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确保农村生态河道“长治久清”。
记者:朱永军 房恒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