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有这样一位特殊儿童康教老师叫龚章标,多年来,他努力给这些孩子进行康教训练,让他们能够生活自理,融入社会,回忆过往10年,他说,宝应县特殊儿童诊疗教育“硬件软件”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给特殊儿童和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希望。
在县残联小天使幼儿园诊疗教室里,和孩子以及他们家长们打成一片的就是我们本期主人公龚章标,他正用诊疗仪器给孩子们做康复理疗,来促进他们的大脑发育,降低肌张力等。龚老师来到小天使幼儿园已经有十个年头,他每天要理疗40多名特殊儿童,在孩子和家长眼中龚老师就是他们的“阳光信使”。
因为面对的是一群特殊儿童,不听指令,无端发脾气,是龚章标每天要面对的事,授课中,康教老师们要有耐心的真功夫。这过程很难,但是孩子们只要有一点进步,老师和家长都十分欢喜。
县残联康复中心如今已经更名为小天使幼儿园,成为康教娱一体化训练的理想基地。早在2007年,宝应县毅然拉开了全县抢救性康复残疾儿童战斗的序幕。
龚老师指了指新理疗机,又谈到2012年,那时康复中心来到了新址,不过人才、设备、办公区活动区依旧匮乏。随着十年发展,一座现代化康复大楼拔地而起,广阔的运动场馆建设落成,各种先进的康复设备和器材投放使用,各类多功能残疾儿童康复室良性运转。
龚章标告诉记者,残疾人康复中心给外人听来,对孩子有种歧视感,改成小天使幼儿园之后,可以让外界更好的认同,让外人把这里的孩子当正常儿童一样看待,而且给这里布置跟正常幼儿园一样的,分成小班,中班和大班。
为了更好的为孩子服务,县残联小天使幼儿园开展了一些多元化的课程,如非洲鼓、舞蹈,绘画,轮滑等,孩子手功能得到锻炼,脑功能也得到发育,也给孩子增加了一项才艺,让孩子在以后的工作学习有一技之长,在省内外也斩获多次奖项。
10年成绩斐然,康复效果显着。宝应县一直走在全省儿童康复训练前沿,获得儿童家长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被中残联和省残联领导高度赞誉为“残疾儿童康复宝应模式”,向各地推广。
记者: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