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宝应县召开村志编修工作推进会,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措施和要求,推动全县村志编修工作有序开展,为宝应乡村振兴和历史文化发展贡献方志力量和智慧。县政府副县长陆宝华出席会议。
村志是记录一个村庄历史和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内容包括地理、文化、风俗人情、行政归属等各方面的变化和沿革。截止目前,全县有102个村(社区)正式启动村志编修工作,其中,近80个村(社区)正按序时推进,4个村已完成志稿初审,1个村完成终审,宝应村志编修工作已走在全省前列。宝应县村志编纂工作制定出“两步走”工作思路,就是2025年全县村志编纂覆盖面达到50%以上、2030年基本实现村志编纂全覆盖的工作目标。
会议要求,各地要精心谋划、把握要点,找准内容定位。村级志书在地方志书的体系中处于末端的位置,村志是写村民的历史,所以村志应该姓“村”、姓“民”,应该有“特”、有“色”,并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要从微观的角度侧重反映民生、民风、民俗,突出村情、民情、地情,具体细微地记述本村本土的村落文化。要重点突出各村的特色。要坚持典型引路。各镇(区)选择编纂意愿强、经济基础好、人员配备齐等条件相对成熟的村作为试点,通过加快重点村志的编纂,进一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编纂模式,为后续在全县范围内大规模推广村志编修积累经验。要全力打造样板,挖掘特色亮点,推出样板篇目。要注重资料搜集,最大程度上挖掘、丰富志稿资料。要保证编纂质量,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细心考证史料,加大社会调查资料、口述资料、家谱资料运用,在编纂时取舍得宜、论事精当,以避免疏漏、偏颇。会议强调,各地要强化组织领导、人员选配、业务指导和工作保障,统筹推动,确保村志编修工作顺利推进和完成。
记者:朱永军